在中国工业SaaS是不是伪命题?

Author photo: Dora Zhu
ByDora Zhu
Category:
Industry Trends

 

Keywords
SaaSIndustry, China

Overview

近几年,SaaS成为中国软件行业时髦新词,更是在资本市场受到追捧,但发展却陷入停滞,难以突破瓶颈……

中国工业SaaS现状

一、起步晚:中国SaaS发展比美国晚15年左右。早在1999年,美国就已经出现SaaS的雏形,现在美国中SaaS企业有约1.4+万家,美股SaaS上市企业约300+家。而中国直到最近十年才有本土的SaaS公司创立,工业SaaS更晚出现

二、发展慢:SaaS在美国已渗透到各行各业,整体渗透率高达70%,而中国整体渗透率只有15%左右,工业渗透率仅约为5%。我们认为原因有4点:(1)软件购买者和使用者分离,用户体验较差;(2)大部分SaaS产品不是刚需,无法解决企业痛点;(3SaaS作为标准化产品,无法满足企业定制化需求;(4)客户出于数据安全的考虑。

三、商业模式不清晰:根据我们了解,中国工业SaaS企业大部分盈利困难,追求增长远大于盈利满足投资商要求高于打磨完善的商业模式。以港股SaaS板块为例,其中盈利的SaaS企业仅为1/5

四、客群以中小企业为主:观察中国发展较好的SaaS公司,它们的主要客群多为中小企业,产品模块简单,功能受限,使用门槛很低。这和欧美市场是迥异的,仅仅Salesforce的大客户占比就高达65%以上。

中国工业SaaS发展趋势

一、资本市场趋于理性:纵观2015-2023SaaS相关投融资事件,A轮以前的投资明显减少,目前已经低于50%。投资者开始将眼光放在更为成熟的企业。

二、两种发展路径:A路径走轻量化路线,只保留基本功能,大幅度降低使用难度,客单价较低,从长尾市场切入;B路径保留原有软件的所有功能,将模块进一步细分,打造产品的标准化,客单价较高,主要客群瞄定中大型企业。A路径拓客成本较高,前期难以盈利,该赛道的主要参与者为中小初创企业。B路径需要企业前期积累大量的中大规模的客户资源,在原有的客户群基础上进行延伸,更适合跨国公司和有一定积累的软件公司。

三、客户对SaaS的接受程度逐年提高:和两三年前相比,各种规模的企业越来越多地接受和采用工业SaaSSaaS市场规模不断提高。我们认为原因有两个:(1)拓荒企业做的市场教育逐渐有了回报;(2IaasPaas的普及为SaaS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多云和混合云的崛起:国内客户更倾向于采用多云和混合云,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企业注重数据安全,重要or敏感数据需要放在私有云,其他数据可放在公有云;(2)多云使得客户不被锁定在单一的供应商,更具有采购的主动权。这种趋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工业SaaS是否是个伪命题?

中国SaaS企业很难说发展得好,至今没有出现龙头企业。大部分SaaS企业连上市都很难,例如第四范式第四次递交上市申请才成功;医药SaaS太美医疗、HR SaaS CDP上市失败;还有更多的企业尚未拥有上市资格……

工业SaaS发展更是比其他行业SaaS慢一步,仍处于发展初期。

将工业软件分为研发设计类、生产控制类和业务管理类,我们可以看到这三类软件的SaaS路径都颇为坎坷。

研发设计类:以CAE为例,目前大部分企业仍然使用ANSYS、达索、西门子的软件产品。云道智造是该行业吃SaaS螃蟹的第一家企业,推出第一款 SaaS CAE,但中大型制造业客户兴趣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功能过于简单,仿真精准度不高,目前云道制造在开发中小客户,走大众仿真的路线。但中小企业or大众真的有那么多的仿真需求吗?这是研发设计类SaaS面临的两个矛盾:CAE并不是标品,大客户需求是刚性的,但需求偏向于定制,且数据敏感性很高,很难SaaS化;SaaS CAE 只能服务中小客户,但中小客户的仿真需求不是刚性的,无法支撑企业发展。

生产控制类:生产控制类软件SaaS化刚刚开始,目前吃螃蟹的人不多。该类SaaS的第一个难点在于如何将复杂的生产管理过程抽象为SaaS的细分功能模块,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规模、不同领导风格的企业业务流程都有大量不同,需求千差万别,想打磨出标准化的产品,难度系数非常高。第二个难点在于生产控制类的软件设计到多个硬件设备,企业从成本考虑也多是让软件开发贴合硬件情况,为了软件更换硬件设备的情况极为少见,推进SaaS的难度比其他领域高。

业务管理类:业务管理类工业软件SaaS供应商很多,例如SRMWMSERP都涌现出一批SaaS供应商。但据我们观察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仍然是企业需求定制化过高,标准化的SaaS很难满足需求,走访多家企业能够接受SaaS仍然是中小企业,中大型企业还是偏重于选择传统软件。其次,我们也访谈了多家SaaS供应商,发现客户基本上都选择私有云部署,因此软件的实施、运维和后续服务仍然和传统软件类似,只是从软件license费用转化为订阅费用。

纵观三类软件,业务管理类工业软件走SaaS路径成功可能性最高,因为不涉及企业核心生产流程,但研发设计类软件和生产控制类软件是否真的能走SaaS路线,可能真的需要时间来证明……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r to provide feedback on this Insight, please contact your account manager or the author at [email protected].  ARC Insights are published and copyrighted by ARC Advisory Group.  The information is proprietary to ARC and no part may be reproduced without prior permission from ARC.

Engage with ARC Advisory Group

Representative End User Clients
Representative Automation Clients
Representative Software Clients